IEC61850标准:数字化变电站建设的核心准则有哪些?

数字化变电站依据 IEC61850 标准进行建设,这个标准是变电站自动化领域里的核心准则,它对于变电站内部信息互通、设备间协同运作具有决定性意义,有力地促进了变电站的数字化发展。

标准概述

IEC61850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,涉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规范。该标准规范了变电站所有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,确保不同厂商设备能够顺利连接。这个规范运用了分级分布式的构造方式,把变电站的自动化体系划分成三个部分,分别是中心管理层、设备单元层和现场操作层,各部分之间借助网络来传递信息,这样就更新了以往变电站的联络方式。

运用 IEC61850 规范,设备间的通信可以变得更为顺畅和稳定。借助一致的数据格式和联络方法,源自不同厂商的智能电子设备能够顺利对接,降低了系统整合的复杂度和开销,增强了变电站自动控制的综合水平。

技术特点

IEC61850运用了基于对象的数据构建方法。变电站内的各类装置和作用被当作个体来对待,每个个体都具备自身的特征和功能,可以精确反映装置的情形和运作。这种构建办法让资料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增强,有助于系统的后续发展和照料。

这个规范运用了抽象通信服务接口以及特定通信服务映射,抽象通信服务接口明确了设备间的通信要求,特定通信服务映射则将这些要求对接到实际的通信协议,确保了规范的适应性和广泛适用性,在各种网络条件和通信方式中数字化变电站iec61850,都能实现设备之间的顺畅交流。

通信网络

变电站的通信系统以 IEC61850 规范为依据构建而成。站控网络部分多使用以太网技术,这种网络具备传输速率快、运行稳定等优势,足以应对海量信息的交换任务。间隔网络与过程网络也普遍应用以太网方案,借助交换机等装置来达成不同层级设备间的互联互通。

实际操作中,通信网络能否稳定运行很关键。要确保信息传递既及时又准确,就必须运用备份网络方案,比如设置两条通信线路。一旦某条线路发生问题,另一条线路能马上承担任务,这样就能保障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作。

系统配置

数字化变电站iec61850_画出数字化变电站结构图_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

IEC61850 标准的体系构建主要借助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实现,这种语言采用 XML 格式,可以具体说明变电所的内部构造、设备详情以及网络连接的设定。借助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生成的文档,技术人员能够对变电自动化系统进行细致的设定和监督。

系统开发期间,设置软件扮演着关键角色。此类软件能协助技术人员创建、调整和校验SCL文档,保证系统设定的准确性。而且,来自各家厂商的装置借助导入SCL文档,能够完成同系统的对接,从而提升了系统组建的速率。

应用案例

国内很多新盖的数字化变电站都选用了 IEC61850 规范。比如有个 220kV 数字化变电站,依照这个规范,让站里设备变得非常智能,信息也能互通。保护设备、测量控制设备这些 IED 能够迅速精准地传递数据,因此加快了故障处理的速度,也提升了准确性。

海外存在众多实践范例。部分经济先进国家的变电所自动化装置在二十余年前便采纳了 IEC61850 规范,历经数年演进,其系统运行稳固性和使用可信度已获得全面确认。这些实例对我国变电所数字化更迭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
发展趋势

电力系统持续进步,IEC61850标准也在不断优化和拓宽。往后,该标准将和智能电网技术融合得更紧密,促成变电站同电网的联动。比如,把分布式能源和储能系统结合起来,能增强电网的适应性及稳固性。

此外,规范的适用领域会持续拓展,不仅包含常规的变电设施,还会推广至配电网络、小型电网等范畴,助力电力系统整体实现数字化升级。

你们当地供电站是否应用了 IEC61850 规范?欢迎在留言区交流,同时麻烦各位支持一下数字化变电站iec61850,转发这篇文章。

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解放北路128号城盛大厦